您好,欢迎访问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办公登录

欢迎访问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办公登录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538-8526778

染整课堂 | 什么是混纺纱?

来源:色尚坊布博士      发布时间:2025-03-17

混纺纱 是指两种以上不同品种或不同特性的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通过混纺可以发挥不同纤维的优良性能,取长补短,增加品种,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混纺纱的性质,当然取决于各纤维组分的性质,同时还取决于混纺比。混纺纱中各纤维组分会影响加捻三角区中纤维内外转移的规律,从而产生不同纤维组分的径向分布不匀的趋势。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以织物的手感、外观、风格和耐用性能而论,位于混纺纱表层的纤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当较多的细而柔软的纤维分布在表层时,织物手感必然柔和细腻;当较多粗而刚硬的纤维分布在表层时,织物手感必然粗糙刚硬;如果较多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纤维分布在表层,织物必然耐穿耐用。



影响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的因素


加捻三角区中,纤维内外转移必须克服周围纤维的阻力,而周围纤维的阻力和纤维的向心压力都与纤维的物理性质有关。


(1) 纤维长度

长纤维趋向于分布在纱的内层,短纤维趋向于分布在纱的外层。这是因为长纤维易同时被前罗拉和加捻三角区下端的成纱处所握持,在纺纱张力作用下,受到的力较大,所以向内转移。短纤维则不易同时为两端握持,在纺纱张力的作用下,向心压力较小,所以不易向内转移。


(2) 纤维细度 

细纤维的抗弯刚度小,容易弯曲,在向心压力的作用下,易向内转移而分布在纱的内层;粗纤维则相反,易分布在纱的外层。


(3) 纤维截面形状

异形截面纤维的抗弯刚度大,不易弯曲,在向心压力作用下,不易向内转移而分布在纱的外层;圆形截面纤维则相反,易向内转移而分布在纱的内层。


(4) 初始模量

初始模量高的纤维趋向于纱的内层,初始模量低的纤维趋向于纱的外层。因为初始模量高的纤维,在同样伸长的情况下,纺纱张力大,向心压力也大,易向内转移。


(5) 纤维卷曲和表面状态 

纤维的卷曲和表面状态会影响纤维间的转移阻力,因此,摩擦系数大的纤维不易向内转移而分布在纱的外层。


性质不同的纤维,其径向分布的规律是混纺纱结构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恰当地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得到较理想的产品性能,设计出特殊的纱线。例如涤/棉混纺纱中,选用粗而短的涤纶,能使涤纶较多地分布在纱的外层,制成的织物耐磨性就好,手感也较滑挺;在锦纶混纺织物中,选用比待混纺纤维粗而短的锦纶,可使锦纶较多地分布在纱的外层,充分发挥锦纶耐磨性优良的特点,使织物耐磨;又如毛/黏混纺纱,选用比羊毛纤维细而长的黏胶纤维,既有利于成纱强力和条干,又因为羊毛分布在外层而赋予织物优良的毛型感。


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可按各组分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和混纺比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算式如下:

640.jpg640.jpg

式中:Wk——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W1,W2  …—— 混纺纱中第一种、第二种......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P1,P2 …—— 混纺纱中第一种、第二种·....·纤维的干重混纺比。


例如:涤/棉 (65/35) 的公定回潮率


公定回潮率:涤纶~0.4%   ,棉~8.5%  ,计算如下:

640.png

涤/棉 (65/35) 的公定回潮率为 3.2%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色尚坊布博士],在此仅用于科普知识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