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在古书典籍中留下了种种传说。《山海经·西山经》中描绘“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我们依此想象,那些处于狩猎经济中的原始氏族或部族人颈间挂着虎齿做成的项饰,腰部垂着豹尾,头上披散着头发并戴着饰品。屈原《九歌》之一的《山鬼》中有“若有女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披石兰兮带杜蘅”的句子,描绘以树叶蔓草遮体的早期服饰形象。
随着狩猎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用兽皮裹身。《礼记·王制》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为我们勾勒出原始社会人类曾经走过的一段服饰历程。
从出土文物加以考证,现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的追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与原始服饰关系最密切的遗物是磨制的骨针和141件装饰品,骨针长约82mm,最粗处直径约3.3mm,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头尖锐。从出土实物看,两万七千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已懂得磨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揭开了服饰文化史上最早的篇章。
陕西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彩陶上留下了麻布的印痕,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中还出土了三块葛布残片,葛布残片经密每厘米约10根,纬密每厘米约26~28根,用扭绞加绕环织法编织出回纹和条纹暗花,是中国已发现最古老的手工织花葛布实物。而古墓出土的骨、石、陶纺轮与纺锤,更加证实了最晚在六千年前即有纺织品的推断。
至于其服装式样,可从甘肃辛店彩陶上见到剪影式人物形象,及膝长衫,中间束腰,远观酷似今日连衣裙。这种服装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纺织物以后,可能是逐步规范化了的、普遍流行的一种衣服,用两幅较窄的布对折拼缝,上部中间留口出头,两个留口出臂。它无领无袖,缝纫简单,便于劳作,在原始社会物力维艰的时代,可以说是一种毫无浪费的理想服制,被称为“贯头衣”(“贯头衫”或“贯口衫”)。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盆上,有绘出的三组舞蹈人形,每组五人手拉手,各垂一发辫,摆向一致,服装下缘处还各有一尾饰。1995年,考古工作者又在青海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宗日文化遗址发掘出一个舞蹈纹彩陶盆,盆内壁绘有两组人物手拉手,不同的是这些人的服饰轮廓剪影呈上紧身下圆球装,而这种立体服饰造型并不多见。
声明:
本文文字参考来源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服装史》;在此仅用于分享科普知识,无任何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