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办公登录

欢迎访问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办公登录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538-8526778

染整课堂丨长车轧染工艺中产生缝头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来源:纺织印染整      发布时间:2023-04-24

在长车轧染过程中经常会在织物的接头50cm左右处产生缝头印的现象,个别染厂甚至会出现连续2~3条由深至浅的缝头印,有时在第一条缝头印的内侧10cm左右还会出现1~2条较浅的小缝头印,厚织物的缝头印只出现在缝头一面,而薄织物则会在另一面出现较浅的一条缝头印。生产过程中这些现象时有时无,往往是无缘无故地就来了,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


(1)产生缝头印的原因:


产生缝头印的直接原因是织物的缝头处太厚(特别是磨毛织物),织物浸轧染液经均匀轧车的挤压后,织物缝头处的带液量太大所致,当均匀轧车的压力偏低时,这  种现象会更严重。当织物在导布辊上运转时,由于接头处的带液量很高,缝头处的染液就会在  导布辊上留下一道染痕,当下一段织物通过时,导辊上的染液就会传递到织物上形成一道深色的接头痕迹。


(2)形成缝头印的基本条件:


①导布辊需具有较好的再吸湿能力,在织物正常运转时,导布辊所吸收的热量基本能将织物扩散至导布辊上的水分烘干。而缝头印通过导布辊时,由于缝头处带液较高,传递到导布辊上水分无法在导布辊运转一周的时间内得到烘干。


②织物必须具有再吸湿的能力,若织物上的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则导辊上的水分不能迅速扩散到织物上。


以上条件分析:产生缝头印的导布辊位置必定在某一受热区域,织物出均匀轧车后水分要有一定的蒸发量。


(3)缝头印形成过程的分析:


①缝头处织物的带液量要远高于织物其他部分的带液量。只有在缝头处带液量远高于织物正常部位的带液量时,缝头处的染液才能够通过导辊传递到织物上形成色档(缝头印)。


②织物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再吸收染液的条件才有可能产生缝头印。当织物经过均匀轧车浸轧后,织物在经过导布辊时其表面的染液会传递到导布辊上,在这一过程中织物带液较多,导辊表面也带液很充分,此时缝头通过导布辊传递到导布辊上的染液量不大,因导布辊已被染液润湿,传递到导辊上的染液能较快地扩散而均匀分布在导布辊上,此时织物表面含液量又大,导辊上的染液也很难被织物再吸收,因此,这种情况下难以在织物上形成明显色档。


③缝头印一般不会在红外线预烘区域出现。由于红外线加热的特点是织物内外均匀受热的,因此,织物内外的水分同时受热后从织物表面蒸发,这一蒸发过程使织物表面带水量加大;  同时红外线加热的能量有限,整个红外线加热过程中对织物去除水分的总量不大;在红外线加  热装置中导辊不在红外线加热范围以内,织物传递到导布辊上染液挥发较慢,当缝头通过导布辊时,染液在导布辊上形成的浓度差异不大,难以在织物上形成色档。 

④一般情况下,缝头印在进烘房前最后一根导布银上出现的概率较大。织物经过红外线预 烘以后其带液已下降至60%以下,此时织物已具有自然再吸湿的能力,而缝头处的带液量则远 远超过了正常织物的带液量;织物在进入烘房前的最后一条导布银往往离烘房风口较近烘房内的热风不断对其加热,导致其表面温度较高,当织物通过时,织物表面传递到导布辊上水分在织物脱离导布辊至导布辑再接触织物的这段时间内已经被烘干,而当缝头通过导布辑时,由于其带液量太大,在导布辊再一次接触织物以前,导布银所接受的热不能将接头处传递到导布银上的染液烘千,此时导布银上残留的染液就会沾污到织物上形成色档

⑤正常情况下,织物进入烘房后产生接头印的可能性很少。由于烘房内温度较高,织物进人后水分蒸发较快,织物传递到导布银上的水分很少,而且导银本身温度高,其蒸发量大,当接头通过导布辊时,其传递给导布辊的水分较少,导布银能很快将其蒸发,因此,在烘房内产生接头印的可能性很小。

⑥如果染色机车速太快,织物在红外线烘干区域烘干不够,而烘房内热风又不能及时将导辊上的染液烘干,则缝头印会向后面的导布辊推移,甚至出现多条由深至浅的缝头印。新型预烘房内热风比较均匀缓和,烘房内热风对导辊的加热效果有所降低,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第预烘房内前面两条导辊上出现缝头印的概率很大。


(4)解决缝头印的办法:

①改进缝头方式,降低缝头的厚度。在布匹缝接时尽量降低接缝处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不 磨毛的织物比较好解决而磨毛织物的缝头比较难解决。

②调整工艺,降低带液量。对于容易产生缝头印的颜色可适当降低车速,加强红外线预烘的能力,适当加大轧车的压力.降低织物的带液量。

③合理调节生产,保证供气压力的稳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操作工调节失误造成轧车压 力不够的现象并不多见而因空压机供气不足造成均匀轧车压力的波动而产生缝头印的现象较常见。

④改变加热方式将缝头处转移至导银上的染液及时烘干。对于新型预烘房来说可通过改进第一块加热风道板来增加烘房内第一根和第二根导布辊的加热量来实现消灭缝头印的目的。

(5)其他方法:

a.改进穿布路线使织物的反面在进入烘房前与导布银接触,从而避免在正面出现缝头印而造成降等疵布

b.加大导布辊,延长导布辑的加热时间,及时烘干织物残留在导布辊上的染液,从而避免缝头印的产生

c.减小导布辑直径至50mm左右,把缝头印控制在距布头160mm以内,这种情况下在织物出现缝头印时不会再造成额外的疵布。

d.在导布辑接触织物的对面加装一个主动加压辊,并包缠一层吸水较好的绒布,及时擦拭掉导布银上残留的染液,从而防止缝头印的产生。

e.适当提高红外线的烘干效率,在织物进入热风烘燥前尽量降低织物的含湿率,从而减少 织物缝头处染液扩散到导银上的数量使扩散到导银上的染液能够得到及时的烘干,有利于降低出现缝纺织印染整头印的概率